勘误反馈
如果对本博客文章有任何问题(如探讨、建议、文字或逻辑错误等)都可以给我发邮件:
- 邮件标题:[wds博客问题反馈] - 希望在XXX文章增加一些细节的补充
- 邮件地址:8851970@qq.com
勘误反馈
如果对本博客文章有任何问题(如探讨、建议、文字或逻辑错误等)都可以给我发邮件:
新加坡🇸🇬坡工作与生活指南: 系列文章概览
前段时间,一位同事初到新加坡出差,落地第一餐就花了30多新币,当他在闲聊中分享这笔消费时,连本地的同事都忍不住咋舌,直呼 “太贵了”。其实在我来新加坡之前,类似的 “高价传闻” 早已不绝于耳 —— 听说有同事在便利店买瓶普通矿泉水都要2新元,这让我对当地物价产生了不小的心理预期。不过,这些真实发生的案例,其实只是新加坡消费图景中的冰山一角,并不能完全代表大众消费水平,尤其是本地居民的日常开销。在亲身融入这座城市生活后,我积累了不少寻觅高性价比美食的经验,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那些藏在市井烟火里的实惠美味和它的价格。
性价比高的美食往往藏在食阁里,这类场所多分布于组屋区或闹市区周边。以下是我住所附近食阁的特色美味 —— 常点的海南鸡饭、叻沙、炸酱面和肉骨茶(附价格标注)等。本地人习惯点一份主食搭配一杯饮品,在常年湿热的新加坡,这种组合既是味蕾的满足,更是消暑的首选。
食阁小炒、沙爹牛肉串。
其实我们还可以单独点一个菜再加一份米饭,以下是我吃的一个东北菜的价格单。
同事聚餐偶尔也会跑饭店,以下肉骨茶套餐,人均30新币。
当然也会有更偏高端的选择,此前聚餐去过一家居酒屋,人均消费约80新币。这一价格主要受新加坡酒水成本高昂的影响,加之需额外缴纳相关税费。此外,这类餐厅通常还会收取整单10%的服务费,用于覆盖服务人员薪酬及运营成本,所以饭店做的好吃应该不少赚。
如果以性价比排序,我觉得依次为食阁>商场>饭店,这样的顺序。
人均10新币左右就能吃得心满意足,所以食阁堪称新加坡美食界的 “性价比之王”。以下是晚上7点左右公司附近食阁–老巴刹,附近公司的人都会来这里吃。
不过初来乍到的食客可要留心两个 “入乡随俗” 的细节:其一,食阁通常不提供纸巾,建议随身携带;其二,用餐完毕后,需将餐盘送至指定回收处。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作为多元种族聚居地,穆斯林群体占比可观。在食阁回收区,绿色餐盘标注 “HALAL” 字样的区域专门用于清真食品回收,而黄色区域则回收含猪肉等非清真食品的餐盘。如果食用了含猪肉的菜肴,务必将餐盘准确放置在对应区域,这既是对不同文化信仰的尊重,也能让食阁保持高效有序的运营。相信掌握这些小窍门后,你也能轻松解锁新加坡美食的高性价比打开方式!
新加坡🇸🇬坡工作与生活指南: 系列文章概览
第一个月的电话账单终于出来了113.28新元,换算人民币要600多!!
首先来介绍一下这里如何查账单明细。访问Singtel官网的My account。
接着用SingPass登录网站,当然如果你记得手机密码也可以从App登录更方便。 在My bill中选择下载PDF中会有话费的明细。
在首次办理Singtel电话套餐时,话费成本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一次性的换卡与服务费,共计30新元;其次是每月40新元的无合约套餐费用,选择无合约模式可随时灵活转投其他运营商,相比之下,若签订1年期合约,月费约为24新元;最后,还需预先缴纳一个月的套餐费用 40新元。因此,初始总支出达到113新元。Singtel的显著优势在于其广泛覆盖的线下服务网点与稳定优质的信号表现。若你重视便捷的线下服务和信号质量,Singtel会是不错的选择;若更关注资费成本,可结合自身需求考虑转其他运营商。
新加坡🇸🇬工作与生活指南: 系列文章概览
我们经常讲衣、食、住、行,其中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来新加坡先住酒店可能是几天或几周,但租房子可能会是至少1年,所以租房子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来前也看过很多小红书的一些文章,看看如何避坑,所以一下结合我之前查的资料和经验整理如何租房子。
在新加坡的房子,按租房网站分类来看共有三种属性:
Condon
其中Condon相对来说比较贵一些,但它基本标配了游泳池、健身房,还有部分会有网球场、篮球场等,环境相对来说也比较好而且停车还免费,以下是我去同事家参与一个活动拍的他家的Condon。
以下是我家附近的Condon,所以这种公寓楼有高有矮,选择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Colive
Colive通常是一个公司组了很多公寓或自有房屋,然后统一建设、统一装修、统一管理、的一种住房类型,好的Colive也会有一些标配基础设施如游泳池、健身房等。在新加坡通常比较有名的Colive网站:
Colive我了解应该是支持短租的譬如3个月,比较适合暑假或寒假期间来新加坡参与夏令营或游学的家长陪读场景,当然如果碰上好的房子也可以长租,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Landed通常是自由土地上建的房子,他包括独立式洋房、半独立式洋房、排屋等。多数为永久地契,少数为999年或99年地契,业主拥有土地和房屋的所有权,土地可世代传承。
以下截图是Landed中的一种类型叫“排屋”,通常为一联排的房子,每家是独栋的也有自己的院子。
HDB(Housing & Development Board)组屋,这是新加坡政府为解决住房问题而推行的大规模公共住房计划。通常识别组屋就是房子上边的数字,如下。
组屋通常为1房式、2房式、3房式、4房式、5房式(按卧室数量划分,实际面积从30多㎡到120㎡不等)。
综合对比一下各房屋属性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可以参考以下表格:
住房类型 | 优点 | 不足 |
---|---|---|
Condo(公寓) | 1. 配套设施齐全,有泳池、健身房、烧烤区等。 2. 安全性高,门禁系统严格,监控覆盖全面。 3. 装修现代,家具家电齐全,可拎包入住。 4. 租金相对稳定,不会像民房租金那样波动较大。 |
1. 租金高昂,典型租金范围在 1800-3500 新币 / 月以上,核心地段单间月租超 3000 新币。 2. 需额外支付物业费,约 200-400 新币 / 月,还有水电费等隐性费用。 3. 优质房源稀缺,竞争激烈,旺季需提前 1-2 个月预订。 4. 部分公寓可能有租赁期限限制,通常需要签订长期租赁合同。 |
Colive | 1. 通常提供共享空间,如厨房、客厅等,有利于社交和结识新朋友。 2. 1. 房屋管理专业,装修美观,每个房间都有基本家具,厨房和卫生间也会提供基本生活家电。 2. 有专职的社区经理,负责租客的入住和退房等事宜,遇到问题可直接找其解决。 3. 公共区域每周会有专门的清洁工清洁,空调每个季度会有人来清洗。 4. 租期灵活,长租短租皆可,最短 3 个月。 |
1. 有一笔约 100 新币的管理费。 2. 租客不固定,人员流动性大,可能会影响居住体验。 3. 租金相比 HDB 会稍微贵一点 4. 部分房间可能是隔出来的,空间会比较小。 5. 隐私性相对较差,需要与他人共用厨房和卫生间等公共区域。 |
Landed(自有土地) | 1. 空间宽敞,拥有独立的庭院与停车位,隐私保护程度极高。 2. 房屋设计和装修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主性强。 |
租金较贵 |
HDB(组屋) | 1. 租金价格亲民,典型租金范围在 800-1800 新币 / 月。 2. 周边配套设施完善,多数组屋区靠近地铁站、商场和食阁,日常开销低。 3. 能体验多元文化,居民构成本地化程度高。 |
1. 设施老化,老旧组屋可能缺乏电梯、健身房等现代化设施。 2. 部分组屋禁止外租,需确认房东是否拥有合法出租许可,且可能存在种族比例限制等规则。 3. 隔音较差,开放式走廊设计可能导致隐私性和噪音问题。 4. 可能需要与房东一起居住,生活上可能会不太方便。 |
租房网站这里与国内有一些差别,如果你自己在网站上找到的房子是没有中介费的,如果通过中介找房是需要一个月的中介费,所以也可以通过新加坡租房网站来检索,自己看房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房子。新加坡租房网站:
这些网站在国内访问时因为“墙”的原因偶尔能访问偶尔访问不了,所以大家如果想在国内就提前找到新加坡的房子还可以去看某书等社交平台也是可以的。
以PropertyGuru网站为例,我们可以根据MRT站来选择周边片区的房子。如果租组屋优先推荐“绿线”与“蓝线”周边的房子,我刚来时朋友有推荐我RedHill站附近,吃、交通、娱乐都很方便。
在新加坡租房,我通过 PropertyGuru 平台找到了心仪的房子,整个找房流程和国内大致相似。首先,你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检索,比如筛选距离公司较近的片区、MRT较近的、符合预算的价格范围,以及特定的房屋类型等条件。在检索结果中看到满意的房源后,就可以联系 Agent(中介)预约看房。值得一提的是,网站上的房源大多是新加坡房东委托有资质的中介帮忙出租的,这种情况下,中介费由房东承担。不过,中介会严格按照房东的要求来筛选租客。
在租房过程中,提前注册好 WhatsApp 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租房网站上提供的联系方式通常只有手机和 WhatsApp,而有时直接拨打手机可能联系不上对方,相比之下,WhatsApp 是与中介沟通的最佳方式。中介在沟通时,会询问诸多信息,例如居住人数、国籍、是否抽烟、持有的签证类型等,以此来筛选出符合房东要求的租客。只有当租客的信息满足房东设定的条件时,中介才会与你约定看房时间。
初到新加坡时,我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安排看房行程,周末也会抽出时间去实地考察。但我发现,在新加坡,周末想要约到中介看房并不容易,因为这是他们的休息时间。虽然我也曾成功在周末约到看房机会,但这也充分体现了新加坡与国内在租房方面的差异 —— 在这里,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提前预约。
我曾看过一处集中出租的排屋,这栋房子共有6个房间和两个卫生间,每个房间内不仅配备了基本设施,还提供床上用品,整体条件相当不错。当然后来我没有租这房子,虽然他地理位置、环境都不错,但因为他是隔板间。
以下是我租的房子,站在房子里看外面的景色。我看中的是地理位置距离海边很近、机场很近、公司也非常近,然后就是周末生活设施方便,房子的密度也很低可以看到远处的天际线都是我比较喜欢的点。
还有一个喜欢点就是MRT人很少。我住的是棕色MRT线(TE线)他属于快线,早上基本能坐到位置,以下为早9点左右的MRT情况。
当然这并非所有MRT人都这么少,我了解绿线和蓝线早上人就会多很多。
租完房子记得更新你的SingPass地址,更改方法可以通过手机SingPass APP或网站都可以,因为这个很重要所以我单独拿出一节来介绍。大家可以参考某书并检索“mom更改住址”关键字的文章来更改地址。
新加坡🇸🇬工作与生活指南: 系列文章概览
新加坡旅游很多网红打卡地还是比较集中的,通常推荐住在:
如果你是来工作的话最好常住一个酒店,因为涉及办理银行卡或工作签证的证件邮寄,以下是我住过的酒店。
酒店名 | 价格 | 推荐原因 | 链接 | 酒店视频 |
---|---|---|---|---|
Aqueen Prestige Hotel Jalan Besar | 1000-1500 | 距离小印度比较近,可以感受一下不同种族的文化 。 | 【网站链接】 | 【酒店视频】 |
Furama City Centre | 1000-1500 | 在牛车水、附近吃东西非常方便 | 【网站链接】 | 【酒店视频】 |
Holiday Inn Singapore Atrium | 1000-1500 | 距离植物园、大世界、乌节路比较近 | 【网站链接】 | 【酒店视频】 |
M Hotel Singapore City Centre | 1000-1500 | 住这里主要是距离我公司比较近,但这位置距离鱼尾狮步行也就20分钟 | 【网站链接】 | |
剧胶囊旅馆(Jyu Capsule Hotel) | 300-500 | 在牛车水,性价比比较高 | 【网站链接】 |
酒店约早预定价格会更便宜一些,特别在7月-8月因为中国孩子放暑假,所以很多父母会带孩子过来玩,这期间酒店价格会比较高,建议提前预定。
发几张我拍的照片
新加坡酒店1000+的基本标配了游泳池、健身房。
新加坡🇸🇬工作与生活指南: 系列文章概览
在新加坡持有工作签证后即可着手办理银行卡,各银行办理要求大体一致。若EP卡尚未到手,可凭借IPA证明文件办理,若EP卡已领取则更为便捷。以下为你详细介绍新加坡银行卡办理的
相关信息及推荐银行:
我初到新加坡时先办理了HSBC银行卡,后因ATM机分布较少,又新增办理了UOB银行卡。我走的线下流程,办理UOB时需携带以下材料:
我首次申请HSBC信用卡没有通过,后来了解需要有本地三个月的银行流水才能办理。(待更新)
新加坡🇸🇬工作与生活指南: 系列文章概览
新加坡的签证类型较为多样,适用于不同人群和场景。本质上,新加坡也是一个移民国家,需要引进不同类型的人才来填补各行业的职位空缺,从而推动国家的持续发展,我在网上查到新加坡签证类型:
我们只看工作签证,如果要办理需要由雇主担保申请,常见的工作签证类型:
来新加坡最难搞定的就是签证问题,他需要你的公司(雇主)需要有一定资质,这里会有一个COMPASS评估框架,会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综合评估:
所以薪资与学历是很重要的元素但并不是唯一的,以我们公司为例可能需要招聘3个新加坡公民或PR才能招聘一个EP。
办理EP工作签需要提交你的学位认证报告,剩余的信息公司会协助处理,在资料都齐后发给新加坡的政府机构进行审批,审批时长通常在2周(10个工作日),但我申请不到一周就通过了,所以我猜他最长时间是2周,最短时间可能随机。审批通过后会发放一个IPA的电子邮件,上面包含了基本信息还有一串类似身份证号的码,但这并没有结束,需要你在入境新加坡后再办理后续的流程,如去Employment Pass Services Centre(近By Mass Rapid Transit MRT站,谷歌检索邮编058415可到达)办理EP卡,但有IPA电子邮件后就可以正常在新加坡租房和办理银行卡了。
办理EP卡时需要提前预约并按照预约时间到达现场,拍照、采集生物指纹,实体卡会在3-5天后邮寄到你所在的公司地址,当拿到EP卡时可以同时申请SinPass了。
以下分别为IPA与EP卡样例:
SingPass(Singapore Personal Access)是新加坡政府推出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类似于“数字身份账号”。需要下载SingPass APP后按照指引进行注册。
它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包括: